第一卷 第143章 刘双喜棚户区遇熟人 (第1/2页)
除夕夜,周晓华去老房子见了周建国。这是父子俩相隔七年后的相见。
七年间,父亲与儿子都有很大的变化。
父亲苍老沧桑,儿子高大帅气,七年未见,两人在饭桌上却无话可说。
周建国几次欲启齿问周晓华的学业,又觉得自己在儿子成长的路上缺席了七年,没有资格过问,就一直默不作声地给他碗里夹菜,碗里的菜都摞尖了。
周晓华虽在心里藏了很多话想和爸爸说,却感觉二人之间的情感生疏了,不知从何说起。
和周建国一起回来的女人叫吕桦,见父子二人都不说话,自己一个外人也不便插嘴,只顾低头吃饭。
年夜饭还是丰盛的,有五个菜。只是买菜的钱是周建国卖了柴棚里攒了很多年的破铜烂铁,将家里用不着的东西能变钱的都变卖了,除了身上穿的床上盖的留着,几乎算家徒四壁了。
周晓华闷声吃好了饭,放了碗筷,从棉衣口袋了拿出一沓钱,放在周建国面前,“爸,这是我妈让我带给你的。你刚从那地方回来,肯定没有钱,先拿着用。”
周建国怔住,鼻子一阵发酸,眼里刹时起了雾水,哽咽道:“替我谢谢你妈。”
周晓华不想问他被骗的经过,只说,“你好好的,不要让我和妈担心。上次你突然失踪,我和妈妈……”
周建国放了碗筷,给儿子保证道:“你们放心,我不乱跑了,就呆在家里。”
有外人在,周晓华不想和周建国多说也不便多说什么,起身要走,“爸,我回去复习了,您多保重。”说完就开门出去了。
出了家属区大门,周晓华迎着寒风流下了泪水。他的父亲赤地千里的老了,老得让他不认识了,还找了个同样老态的女人,他心里难过悲伤,又奈何不了父母之间的情感,只能藏起这份担忧,在大家面前装作爸爸回来了他好开心的样子。
周建国有了唐红梅给的这一千五百块钱打底,和吕桦省吃俭用慢慢恢复身体元气。
从2010年起,琉城政府决议花十年时间,将琉城所有已经破产无法重组的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置换或拍卖。
而上个世纪很多国有企业所处的地段,在如今高歌猛进的琉城皆是黄金地段,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这些好地段趋之若鹜,刘双喜的地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顺利拿到了两个地段,一个是周建国居住的糖酒公司平房家属区,地处杨田路,毗邻汽车西站,东接医药集中市场。另一个就是赵大勇买的光明路棉麻土产公司的家属楼,这个地段现在是真正的黄金地段,琉城次干道,离正在修建的高铁南站只有半小时车程。
糖酒公司破产清算,所有职工进行买断工龄的方式剥离,两个月内完成全部补偿款的清理和发放。
这项工作完成后,就是房屋拆迁的大问题,由房地产公司接手拆迁补偿与临时安置补偿的事宜。
明经理安排了办公室留守的三个干部,去两个家属区统一通知开会时间,3月20日,公司会议室开会。
周建国回来的这两个多月,也大概了解了家属区买给了开发商,也有可能会买断工龄,彻底脱离单位了。
3月20日,在家不在家的职工都赶回来开会。关系到切身利益,谁敢不回来。
一晃,十几年没有开大会,这最后一场大会,破烂陈旧灰扑扑的小会议室,里里外外都是人。
按照琉城的政策,买断工龄的补偿标准是按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来计算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。以周建国的工龄和工资标准,他应得十八万元。
对于等米下锅的周建国来说,这笔巨款简直是雪中送炭,他的嘴角已经悄悄地咧到耳朵后面去了。
散了会,周建国在外面给唐红梅打了个电话,报告了她这个消息。
“红梅,我买断工龄的钱有十八万多,儿子上大学的钱你不用管了。”
唐红梅正在乡下收菜,头顶上的阳光正好,和煦暖人,她轻声恭喜了他,“你那边的房子也要拆迁,看你要房子还是钱。”
周建国疑惑她怎么知道的,“你听谁说的要拆?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